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在“法律与公共政策”课上学到的那些事儿

2016-02-13 PKU法治研究中心

法意 | 导言

法意君在上个月份为大家推送了北大法学院精品课程《普通法精要·公法》的相关信息。本期法意君将推荐另一门深受北大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喜爱的课程《法律与公共政策》。

该课程在2015年秋季由欧树军老师为2014级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与公共政策”法律硕士、法学硕士(法理学)讲授。课程结束后,参加课程的学生有不少感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吧!



兰云柯
这门课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其本身。



首先我要对欧老师一学期的悉心教导表示感谢,在这门课上我收获了很多。

在法律与公共政策这门课上,不仅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了大量文献,在课堂上详细地学习了包括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价值导向、政策执行等等,还贯通整个学期的时间完成了期末的研究报告,最终为这门课程画下了圆满的句号。在这个过程中,除去知识的吸收,更为重要的是在阅读、写作和报告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思考以及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整个思考——质疑——推翻——再思考的过程,使得这门课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其本身。

回顾一学期的学习,最为深刻的感悟在于理解了一项公共政策制定的背后,要考虑的诸多要素。我的期末报告《德国难民政策研究》尽力搜集资料去回答了以下问题:难民政策背后有哪些利益相关方,默克尔为什么会采取宽松型的难民政策(涉及到其个人信仰、执政理念、德国经济社会状况等等诸多方面),未来德国难民政策可能的政策走向,以及这些可能的政策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在多方面的分析比较之后,才得出了最终的政策建议,即德国应该走向紧缩型的难民政策,并采取同化政策为前提的多元文化政策来保证社会的稳定。在确定政策建议之后,再对政策的可行性、被采纳的可能性等等予以阐述,最终形成完整的报告。虽然报告本身还有很多幼稚和不足之处,但在报告的整个撰写过程中,确实体会到了一个公共政策从提起到诞生的全部过程,感受到了其背后的一系列复杂要素和博弈。可以说让我对我们专业的认识更深了一步。

最后再次感谢欧老师的教导,以及一起努力奋斗了一学期的各位同班同学。


同学们在平时课堂讨论以及课程论文展示中都能够畅所欲言,课堂氛围非常融洽。
周志雲

这门课原本是由数位老师合上的,可能由于其他老师工作安排问题,所以这学期的法律与公共政策课程主要由欧树军老师一个人担任授课老师,首先要感谢欧老师这一个学期的辛勤付出。一方面,老师对我们的考勤、课前阅读和作业都有严格要求,课堂上出其不意地发问让我们猝不及防,并且我们的回答也会面对老师的进一步追问,这迫使我们在发问与回答时都需要严谨地思考,这也就要求我们充足的课前预习和课上的专注。另一方面,老师平易近人的授课风格让同学们在平时课堂讨论以及课程论文展示中都能够畅所欲言,课堂氛围非常融洽。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熟悉影响中国法律与公共政策的政治过程、社会过程、政策过程及其理论基础,并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所以,在课上老师一直强调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利益相关方,公共政策的制定不是关门造车拍脑袋决定的,也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看似完美的方案不仅可能由于忽视了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而收效甚微,甚至有可能在议程设置阶段就已经胎死腹中。如果法律与公共政策违背了客观事实、忽略了可行性及效果评估,实际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对于习惯了用法教义学思考法律问题的我们,政策分析要求超越法律文字本身,去追寻法律背后的产生过程,写上法律上的权利可能并不是因为天赋人权,而是社会各阶层利益和力量对比的体现与博弈结果。尽管受过法理学课程和宪法学课程训练的同学对这个道理并不陌生,但是在我们的课程论文写作中仍然难以避免,毕竟,如何评估可行性、预测效果都依赖于对问题事实的了解程度和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有限的学识与视野以及粗浅的研究方法都使得我们容易犯很多常识性的错误,这点在欧老师对各位同学方案提出的质疑中都有所体现。

我们的课程论文其实就是一份近两万字政策研究报告,就我国某一具有重要法律与公共政策价值的现实问题进行政策分析,提出政策方案并对其做出政策评估,同学们的研究主题各不相同,涉及国企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民间收养和土地制度等,近20位选课同学,只有四位同学的研究题目相近。本科有社会学背景的同学研究的供给需求视角下的民间收养问题,本科国关学院的同学的研究主题则是国际难民救助问题,大家都基于自己熟悉与感兴趣的领域自由选题,虽然写作过程中困难重重,最后也都获得老师的高度认可(欧老师给分还不错的)。

最后,对本门课程提出一点建议,第一,课程内容庞杂,建议在课程后期能够就一个典型案例将课程不同模块串起来,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第二,希望授课过程中能够适当加强一些法律分析。


吴雪青
这一学期的政策报告是一个不断从资料堆中理头绪,不断否定猜想、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

贯穿这门课始终的是一篇政策研究报告,这也是我在这门课中感受最深的一部分。在写作这篇研究报告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研究计划、研究报告初稿、研究报告展示三个环节。在研究计划准备阶段,我的选题本是有关自小产权房规制的政策研究,发现小产权房涉及到了政策包括土地政策、城乡政策、户籍政策、经济政策、地方治理政策、公共福利政策等,实有千头万绪;等到梳理了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所涉及的利益主体、自己所能接触到的数据资料、相关研究之后,我发现自己在这一选题上所能做的贡献颇少。在上台做研究计划展示的过程中,欧老师更是直接指出我还未想清楚自己研究题目的本质,最终考虑到自己能拿到的数据以及我在现阶段对这个题目的驾驭能力都有限,因此将该研究计划搁置。未能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研究精力的题目,而盲目追求大且热的问题,之后的研究将会非常吃力且收效甚微,这是自己的第一个收获。

之后在欧老师的建议下,我将研究的问题放在了十三五规划中谈到的“精细化管理”,在对比“精细化管理”在社会各领域管理中表现出的形式后,我选择了“城市网格化管理”这一精细化管理模式。一方面这是一个正在推行的城市管理模式,具有研究的价值;另一方面,北京市东城区2003年最先推行这一模式,能找到的实证数据非常丰富。最早时我准备将研究的重心放在“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下的行政权力下沉与公民自治空间的关系做一个梳理,以提出可尽量平衡两方面利益的政策;同时我亦觉得有关该管理模式的产生背景,并非是我要研究的重点,只需在文献综述基础上稍加带过即可。在与欧老师讨论时,欧老师一语点拨:“产生背景在其他方向的研究中也许只能作为背景信息,但作为公共政策研究者,这就是我们研究的重心。”如此,我的研究报告开篇即将重心放于在东城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总结这种模式产生的各种原因。在之后深入研究到“网格化城市管理”与公民自治两者关系时,实则发现两者实际内容的重叠部分并不多,因此最后以“网格化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几个主要的问题入手并行分析,包括四个部分:网格运行成本及其持久性;网格化城市管理与居民自治空间的关系;网格的泛化问题;网格化管理的标准明确问题。在这四个部分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分析政策议程和政策评估。

在向大家展示这篇研究报告后,我发现其实仍然有许多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比如牵涉到居民参与、居民自治的问题,在治安管理这一块儿我未能研究透彻。但无论如何,这次政策研究报告让我了解了一个公共政策的提出所要考虑的包括利益衡量、民众反应等各种问题,同时要知道如何以自己的政策内容作出政策议程设置以使其被采纳。这一学期的政策报告是一个不断从资料堆中理头绪,不断否定猜想、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非常感谢欧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时时留出时间给我指导,这使我常常能够柳暗花明,也非常感谢英子、嘉明等小伙伴,与他们的交流常常使我找到自己论文中的新的问题。能与大家一起度过这一学期的课程,我感到非常幸运! 





责任编辑:小伊  编辑:晓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